每年九月,財政部、主計總處就會公布下一年度的統籌分配稅款及一般性補助款分配金額,以方便地方政府編列下一年度的預算。每次一公布,地方政府抱怨之聲不絕於耳。就以2024年度的分配金額為例好了。國民黨執政的台中市,平均每位市民拿到17495元,位列全國倒數第三;國民黨執政的桃園市,平均每位市民拿到16136元,位列全國倒數第二,拿到最少的是國民黨執政之下的新北市民,平均分到14141元;而民進黨執政的台南市,每位市民分到24806元,每位高雄市民分到22430元,這當中的不公平還不明顯嗎?
為了解決分配「不公」,中央政府訂出所謂的分配公式,例如:統籌款的分配公式就是營業額、人口、土地面積及財政能力,分別占50%、20%、20%及10%。難道,上述新北市民所得到的「不公平」待遇就是根據「公式」算出來的?還是被惡搞的呢?如果是根據公式算出來的,那麼,這樣的公式又是怎麼來的?例如參數為什麼是營業額而不是工業產值;營業額占比為什麼是50%而不是40%或是30%?為什麼是四個參數而不是三個或是五個?這當中的參數選取以及比例構成,當然不存在所謂的科學,完全是人為的。何況中央政府早已失去公信力,誰相信它會按照公式?就算按照公式,可裁量的空間還是很大,因此,有人說應該調整公式,其實是無用之舉,再怎麼調整,都一定顧此失彼,也不必然按照規矩來,不是嗎?
也有人說,為了解決地方財政困境,應該擴大統籌分配稅款的規模,例如把營業稅、所得稅及貨物稅各40%、10%、10%調高為60%、20%、10%,如此做法,存在兩個問題,第一,即使擴大了統籌分配款的規模,在總額一定之下,各地方政府還是要爭,還是會出現明顯的不公平;第二,即使因此而提高了各個地方政府的自有財源占比,但還是要面臨一個根本性的問題,那就是,不管是統籌款或是一般性補助款,其金額多寡都不是自己能決定的,都取決於中央政府的施捨,這筆錢,不具有可預測性和穩定性,今年多一點,明年少很多,這預算要怎麼編?中長期計畫要怎麼落實?就變得非常不可靠。換言之,以補助款去解決地方政府的財政困境,根本就是辦家家酒。
不可聽信一面之詞。主計總處指出,明年度中央對地方整體財源挹注,比起今年共增加911億元、增幅達到11.2%,數字看起來很漂亮,好像對地方人民做了多大的布施。確實,統籌款以及補助款每年增加,但不要忘了,在這種情形之下,地方政府的自籌財源卻是每況愈下,這才是地方財政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所在,其他都不是。
地方政府的自籌財源占歲入比例越來越低:16個縣市(不含直轄市)平均,從104年度到110年度,分別是27.86%、26.95%、27.13%、25.25%、23.55%、24.13%、23.61%,呈現一種每況愈下的趨勢。其中,澎湖縣最可憐,自籌財源只占歲入的6.19%。由於地方政府自籌財源比率非常低,被迫長期仰賴中央政府的鉅額補助,難道這種現象是正常的嗎?
這種局面,誰造成的?當然是中央政府,惡意剝奪了地方的生存權、發展權和財政權。這就像一個家庭裡面,已經工作的孩子每個月必須上繳其絕大部分所得(,在這種情形之下,有些孩子甚至連基本的生存開銷都無法滿足),然後,父母親再從這些錢裡面根據公式、聽話程度,分一點給這些孩子,請問,有這麼惡毒的父母嗎?對於這種情形,中央政府辯稱自己手頭也很緊。事實上是中央政府每天吃香的、喝辣的、亂花錢、綁樁腳、做人情,以至於欠了一屁股債,還要後代子孫來還。這就是為什麼財政收支劃分法,已經24年了,中央政府遲遲不願意修法的原因。
👉2024選戰最前線
▪ 政黨票多關鍵?不僅藍綠角力不分區立委 4門檻成小黨生存挑戰
▪ 不斷更新/2024全國不分區立委 各黨提名名單一次看
▪ 不斷更新/2024立委大選!看選區範圍、各政黨提名名單
稅收有望再次超徵!藍委盼普發1萬元 中央想優先還債
民進黨團批高虹安年花百萬元租豪車 竹市府:跟賴清德同款
【專家之眼】擴大統籌款規模能解決地方財政困境嗎?
每年九月,財政部、主計總處就會公布下一年度的統籌分配稅款及一般性補助款分配金額,以方便地方政府編列下一年度的預算。每次一…
2023-11-21 07:49
【專家之眼】喬科維奇的「網球課」
喬科維奇在義大利杜林舉辦的ATP年終賽決賽當中,頂住客場壓力,以6:3、6:3直落二,擊敗年僅22歲的地主希望辛納,締造…
2023-11-21 07:32
【專家之眼】煎水作冰的囤房稅2.0
攸關「囤房稅 2.0」的《房屋稅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雖然已經於上周通過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審查,但對於囤房加重課稅之稅率…
2023-11-20 07:46
【專家之眼】吹牛皮:台美協議老美也懶得玩了
APEC期間正當大家聚焦於拜習會之際,美國對抗中國大陸區域經濟主導地位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亦同樣在舊金山召開部…
2023-11-20 07:30
【專家之眼】探析美在台協會向柯文哲查詢北京介入大選
11月15日中國國民黨與台灣民眾黨透過高層協商,針對明年年初中央公職人員選舉,達成透過民調決定聯合競選方案人選初步共識。…
2023-11-18 07:44
【專家之眼】美中軍艦逼近太平島領海或禁限制水域?
近日,國民黨籍立委陳以信與國安局和海委會就美中軍艦及民兵船隻是否進入南沙太平島我主張之十二海里領海、或國防部所公告的禁、…
2023-11-17 07:52
每年九月,財政部、主計總處就會公布下一年度的統籌分配稅款及一般性補助款分配金額,以方便地方政府編列下一年度的預算。每次一公布,地方政府抱怨之聲不絕於耳。就以2024年度的分配金額為例好了。國民黨執政的台中市,平均每位市民拿到17495元,位列全國倒數第三;國民黨執政的桃園市,平均每位市民拿到16136元,位列全國倒數第二,拿到最少的是國民黨執政之下的新北市民,平均分到14141元;而民進黨執政的台南市,每位市民分到24806元,每位高雄市民分到22430元,這當中的不公平還不明顯嗎?
為了解決分配「不公」,中央政府訂出所謂的分配公式,例如:統籌款的分配公式就是營業額、人口、土地面積及財政能力,分別占50%、20%、20%及10%。難道,上述新北市民所得到的「不公平」待遇就是根據「公式」算出來的?還是被惡搞的呢?如果是根據公式算出來的,那麼,這樣的公式又是怎麼來的?例如參數為什麼是營業額而不是工業產值;營業額占比為什麼是50%而不是40%或是30%?為什麼是四個參數而不是三個或是五個?這當中的參數選取以及比例構成,當然不存在所謂的科學,完全是人為的。何況中央政府早已失去公信力,誰相信它會按照公式?就算按照公式,可裁量的空間還是很大,因此,有人說應該調整公式,其實是無用之舉,再怎麼調整,都一定顧此失彼,也不必然按照規矩來,不是嗎?
也有人說,為了解決地方財政困境,應該擴大統籌分配稅款的規模,例如把營業稅、所得稅及貨物稅各40%、10%、10%調高為60%、20%、10%,如此做法,存在兩個問題,第一,即使擴大了統籌分配款的規模,在總額一定之下,各地方政府還是要爭,還是會出現明顯的不公平;第二,即使因此而提高了各個地方政府的自有財源占比,但還是要面臨一個根本性的問題,那就是,不管是統籌款或是一般性補助款,其金額多寡都不是自己能決定的,都取決於中央政府的施捨,這筆錢,不具有可預測性和穩定性,今年多一點,明年少很多,這預算要怎麼編?中長期計畫要怎麼落實?就變得非常不可靠。換言之,以補助款去解決地方政府的財政困境,根本就是辦家家酒。
不可聽信一面之詞。主計總處指出,明年度中央對地方整體財源挹注,比起今年共增加911億元、增幅達到11.2%,數字看起來很漂亮,好像對地方人民做了多大的布施。確實,統籌款以及補助款每年增加,但不要忘了,在這種情形之下,地方政府的自籌財源卻是每況愈下,這才是地方財政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所在,其他都不是。
地方政府的自籌財源占歲入比例越來越低:16個縣市(不含直轄市)平均,從104年度到110年度,分別是27.86%、26.95%、27.13%、25.25%、23.55%、24.13%、23.61%,呈現一種每況愈下的趨勢。其中,澎湖縣最可憐,自籌財源只占歲入的6.19%。由於地方政府自籌財源比率非常低,被迫長期仰賴中央政府的鉅額補助,難道這種現象是正常的嗎?
這種局面,誰造成的?當然是中央政府,惡意剝奪了地方的生存權、發展權和財政權。這就像一個家庭裡面,已經工作的孩子每個月必須上繳其絕大部分所得(,在這種情形之下,有些孩子甚至連基本的生存開銷都無法滿足),然後,父母親再從這些錢裡面根據公式、聽話程度,分一點給這些孩子,請問,有這麼惡毒的父母嗎?對於這種情形,中央政府辯稱自己手頭也很緊。事實上是中央政府每天吃香的、喝辣的、亂花錢、綁樁腳、做人情,以至於欠了一屁股債,還要後代子孫來還。這就是為什麼財政收支劃分法,已經24年了,中央政府遲遲不願意修法的原因。
👉2024選戰最前線
▪ 政黨票多關鍵?不僅藍綠角力不分區立委 4門檻成小黨生存挑戰
▪ 不斷更新/2024全國不分區立委 各黨提名名單一次看
▪ 不斷更新/2024立委大選!看選區範圍、各政黨提名名單
稅收有望再次超徵!藍委盼普發1萬元 中央想優先還債
民進黨團批高虹安年花百萬元租豪車 竹市府:跟賴清德同款
【專家之眼】擴大統籌款規模能解決地方財政困境嗎?
每年九月,財政部、主計總處就會公布下一年度的統籌分配稅款及一般性補助款分配金額,以方便地方政府編列下一年度的預算。每次一…
2023-11-21 07:49
【專家之眼】喬科維奇的「網球課」
喬科維奇在義大利杜林舉辦的ATP年終賽決賽當中,頂住客場壓力,以6:3、6:3直落二,擊敗年僅22歲的地主希望辛納,締造…
2023-11-21 07:32
【專家之眼】煎水作冰的囤房稅2.0
攸關「囤房稅 2.0」的《房屋稅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雖然已經於上周通過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審查,但對於囤房加重課稅之稅率…
2023-11-20 07:46
【專家之眼】吹牛皮:台美協議老美也懶得玩了
APEC期間正當大家聚焦於拜習會之際,美國對抗中國大陸區域經濟主導地位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亦同樣在舊金山召開部…
2023-11-20 07:30
【專家之眼】探析美在台協會向柯文哲查詢北京介入大選
11月15日中國國民黨與台灣民眾黨透過高層協商,針對明年年初中央公職人員選舉,達成透過民調決定聯合競選方案人選初步共識。…
2023-11-18 07:44
【專家之眼】美中軍艦逼近太平島領海或禁限制水域?
近日,國民黨籍立委陳以信與國安局和海委會就美中軍艦及民兵船隻是否進入南沙太平島我主張之十二海里領海、或國防部所公告的禁、…
2023-11-17 07:52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