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政治系教授張登及指出,這次事件對美中關係影響很大,象徵性不容小覷,有些神似二戰的「珍珠港情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與大陸的關係,由於後者一顆高空氣球進入美國,再度受到衝擊。原定5日將到訪大陸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因氣球事件而取消行程。學者張登及解讀,這次事件對美中關係影響很大,象徵性不容小覷,有些神似二戰的「珍珠港情境」。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共外事辦主任王毅3日進行通話,美國國務院發布的通話紀要顯示,布林肯指出,鑒於大陸一顆「高空偵察氣球」目前在美國領空,此時將不會訪陸。他並批評大陸「表示遺憾」的聲明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明顯違反了美國主權和國際法。大陸外交部對通話的新聞稿則提到,王毅呼籲美方「保持定力,及時溝通,避免誤判,管控分歧」。

而大陸官方強調氣球是「氣象科研的民用無人飛艇」。大陸外交部4日並指出,「中美雙方都沒有宣布過什麼訪問,美方發布有關消息是美方自己的事情,我們予以尊重」。

氣球事件顯著衝擊美中關係,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登及向本報指出,這是1812年美英戰爭以來,首度有「對手國」載具「深入夏威夷以外的」美國本土。

張登及分析,氣球活動軌跡從阿留申群島一路進入阿拉斯加、加拿大與美國西北部蒙大拿州,最遲1月下旬就已抵達阿拉斯加,美國完全有能力在氣球飛入初期處理它,但讓它飛這麼遠,神似「珍珠港情境」,似乎美方「已明知並坐視其進行」。

此前布林肯已在2月1日召見大陸駐美臨時代辦徐學淵。張登及認為,美中雙方應早就交涉,但過程不順利,導致大陸一直沒有對布林肯到訪給予正面肯定與氣氛營造。此事破局後,大陸的說法「表面上很尊重,實質上非常冷淡,意思是『我從來沒答應你來』」。

張登及並提到,布林肯訪問大陸一事早在2022年G20「拜習會」就確認,但美方時間表大致出來後,大陸都一直沒有確認,「應該是最近若干事件造成雙方氣氛比較差」。

包含美國眾院議長可能訪台、美國有議員提案廢除對華最惠國待遇、美荷日達成半導體協議、布林肯在原定訪陸的前夕公開談新疆「種族滅絕」。與此同時,大陸對布林肯到訪這件事情,始終沒有正面去營造良好的訪問氣氛。

對於氣球事件後續發酵,是否會將美中關係推向谷底?張登及分析,目前趨勢是探底,但是有沒有到前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或者前美國國務卿龐培歐(Mike Pompeo)在位時的「低點」。未來仍將取決於美中怎麼處理氣球問題。他認為,美國後續會在國防上面加強盟國聯繫,並說明跟宣導「中國威脅論」。

而經此一事件後,是否會營造有利於美國眾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訪台氛圍?張登及則指出,麥卡錫宣布訪台可能性已大為上升,可能是在4月,如果提早到3月,就表示美中關係會進一步探底,屆時美方安全措施強度會高於裴洛西訪台,但大陸也沒有示弱的餘地,「這會比較危險」。

另,原定2022年底訪問大陸的日本外相林芳正,先前訪問破局,近日又收到大陸外長秦剛邀請,但會否受氣球事件衝擊?張登及則表示,林芳正訪問恐怕會同步推遲,或許要等到下一次布林肯有新的行程以後才會有消息。

美國與大陸的關係,由於後者一顆高空氣球進入美國,再度受到衝擊。原定5日將到訪大陸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因氣球事件而取消行程。學者張登及解讀,這次事件對美中關係影響很大,象徵性不容小覷,有些神似二戰的「珍珠港情境」。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共外事辦主任王毅3日進行通話,美國國務院發布的通話紀要顯示,布林肯指出,鑒於大陸一顆「高空偵察氣球」目前在美國領空,此時將不會訪陸。他並批評大陸「表示遺憾」的聲明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明顯違反了美國主權和國際法。大陸外交部對通話的新聞稿則提到,王毅呼籲美方「保持定力,及時溝通,避免誤判,管控分歧」。

而大陸官方強調氣球是「氣象科研的民用無人飛艇」。大陸外交部4日並指出,「中美雙方都沒有宣布過什麼訪問,美方發布有關消息是美方自己的事情,我們予以尊重」。

氣球事件顯著衝擊美中關係,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登及向本報指出,這是1812年美英戰爭以來,首度有「對手國」載具「深入夏威夷以外的」美國本土。

張登及分析,氣球活動軌跡從阿留申群島一路進入阿拉斯加、加拿大與美國西北部蒙大拿州,最遲1月下旬就已抵達阿拉斯加,美國完全有能力在氣球飛入初期處理它,但讓它飛這麼遠,神似「珍珠港情境」,似乎美方「已明知並坐視其進行」。

此前布林肯已在2月1日召見大陸駐美臨時代辦徐學淵。張登及認為,美中雙方應早就交涉,但過程不順利,導致大陸一直沒有對布林肯到訪給予正面肯定與氣氛營造。此事破局後,大陸的說法「表面上很尊重,實質上非常冷淡,意思是『我從來沒答應你來』」。

張登及並提到,布林肯訪問大陸一事早在2022年G20「拜習會」就確認,但美方時間表大致出來後,大陸都一直沒有確認,「應該是最近若干事件造成雙方氣氛比較差」。

包含美國眾院議長可能訪台、美國有議員提案廢除對華最惠國待遇、美荷日達成半導體協議、布林肯在原定訪陸的前夕公開談新疆「種族滅絕」。與此同時,大陸對布林肯到訪這件事情,始終沒有正面去營造良好的訪問氣氛。

對於氣球事件後續發酵,是否會將美中關係推向谷底?張登及分析,目前趨勢是探底,但是有沒有到前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或者前美國國務卿龐培歐(Mike Pompeo)在位時的「低點」。未來仍將取決於美中怎麼處理氣球問題。他認為,美國後續會在國防上面加強盟國聯繫,並說明跟宣導「中國威脅論」。

而經此一事件後,是否會營造有利於美國眾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訪台氛圍?張登及則指出,麥卡錫宣布訪台可能性已大為上升,可能是在4月,如果提早到3月,就表示美中關係會進一步探底,屆時美方安全措施強度會高於裴洛西訪台,但大陸也沒有示弱的餘地,「這會比較危險」。

另,原定2022年底訪問大陸的日本外相林芳正,先前訪問破局,近日又收到大陸外長秦剛邀請,但會否受氣球事件衝擊?張登及則表示,林芳正訪問恐怕會同步推遲,或許要等到下一次布林肯有新的行程以後才會有消息。

 

原文  : https://udn.com/news/story/7333/6950315?from=udn-ch1_breaknews-1-0-news

內容標題 : 「氣球事件」衝擊美中關係 張登及:神似珍珠港情境